非甲烷總烴又稱非甲烷烴。根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以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詳解》,非甲烷總烴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稱,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T38-2017)將非甲烷總烴定義為“除甲烷以外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總稱”。
非甲烷總烴包括哪些物質?
非甲烷總烴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烴類物質在通常條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態或固態存在,并依據其分子量大小和結構形式的差別具有不同的蒸氣壓。
大氣污染尤其是由于細顆粒物PM2.5造成的大范圍灰霾已經成為我國較為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以非甲烷總烴為代表的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不僅對人體健康具有嚴重的直接危害,同時作為PM2.5的重要前體物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復合大氣污染的形成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氣中的非甲烷總烴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而城市中的VOCs主要來源于固定污染源廢氣排放。因此控制固定污染源廢氣VOCs的排放,是降低PM2.5和O3濃度、減少灰霾天氣和光化學煙霧污染,改善區域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固定污染源廢氣VOCs由于采樣成分復雜,環境惡劣,我國優先對固定污染源廢氣VOCs的烴類總量—非甲烷總烴進行排放限值和排放總量的控制。
非甲烷總烴檢測方法
監測環境空氣和工業廢氣中的非甲烷總烴有許多方法,但多數采用氣相色譜法。用雙柱雙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氣相色譜法分別測出總烴和甲烷的含量,兩者之差為非甲烷總烴的含量。